展览 | 中国花釉陶瓷艺术作品巡展在景德镇美术馆开幕
时间:2025-05-18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
0 分享:
2025年5月15日,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作为指导单位之一的“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中国花釉陶瓷艺术作品巡展(景德镇站)”在景德镇美术馆正式开幕。展览由北京城市学院与北京陶瓷艺术馆主办,北京城市学院文化遗产学部与景德镇美术馆共同承办,是该项目继桂林站之后的第二站。展览汇集了来自全国多所艺术院校与研究机构的参展作品,旨在通过花釉陶瓷艺术的集中展示,推动中国传统工艺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传播与交流。
出席开幕仪式的嘉宾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公共艺术艺委会主任吕品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董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教学专家顾问组成员、ISCAEE国际陶艺教育交流学会副会长郑宁,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朱乐耕,北京陶瓷艺术馆馆长 陈美霞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景德镇美术馆党支部书记岳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漆文化艺术专委会主任、北京城市学院文化遗产学部主任、教授陈秋荣,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学院院长余剑锋,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斌,北京城市学院文化遗产学部直属党支部书记王婧宇,北京城市学院国际文化与传播学部副主任王文萧景德镇市美协副主席、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熊军,国家艺术基金中国花釉陶瓷艺术作品巡展项目负责人、北京城市学院文化遗产学部文物与博物院学教研室主任李冰,北京陶瓷艺术馆副馆长聂张成,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副秘书长、景德镇美术馆副馆长 庞志伟,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实验艺术教研室主任郑冬梅景德镇陶瓷大学教师施琳琳,全国青联委员、正高级工艺美术师麻汇源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於彩云,景德镇市政协委员、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邵颖,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景德镇市非遗传承人晋文,景徳镇美在国际家居有限公司总经理 宏伟苏州无际艺术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军,景德镇大瓷馆创始人熊英,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刘君湘,北京联合大学教师董琳,北京城市学院国际文化与传播学部教师李焱,北京城市学院文化遗产学部教师,陈洁北京城市学院文化遗产学部教师朱仲鱼等,以及主承协办单位代表、新闻媒体界同仁等共计200余人。
开幕仪式由景德镇美术馆党支部书记岳峻主持
项目负责人李冰介绍展览情况

策展人、北京陶瓷艺术馆馆长陈美霞致辞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校长吕品昌致辞。吕品昌、董博、郑宁、朱乐耕、岳峻、陈美霞共同为展览启幕
嘉宾合影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朱乐耕讲到,本次展览整体策划体系完备、艺术面貌丰富,既涵盖传统技艺的传承,也体现出当代语言的多样探索,真正呈现出“广”“深”“新”兼具的艺术特征。
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景德镇美术馆党支部书记岳峻讲到,花釉艺术是中国陶瓷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华美学思想的鲜活载体。美术馆将持续致力于推动传统工艺资源的当代表达与国际传播,为构建陶瓷文化自信提供公共平台与策展支撑。
北京陶瓷艺术馆馆长陈美霞讲到,花釉陶瓷在艺术教育体系中具有很好的引导价值,我们要努力将“材料—工艺—文化”融合于产教体系,继而为高校陶艺教育推动陶瓷艺术创新提供关键路径。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漆文化艺术专委会主任、北京城市学院文化遗产学部主任、教授陈秋荣讲到,本次展览作为一场兼具专业性与创新性的盛会,它不仅全景式展现了前沿艺术成果,更搭建起跨学科融合创新与艺术教育实践探索的试炼场。期望以此次展览为纽带,搭建全国陶瓷艺术高校间的沟通桥梁,激发更广泛的学术交流与深度合作,共同推动陶瓷艺术教育与创作的高质量发展。
北京城市学院国际文化与传播学部副主任王文萧讲到,作为一名文化传播研究者,我深感花釉陶瓷魅力独特且传播潜力巨大。如何让其像众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样实现广泛的公共传播值得思考。我们需借助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拓展展览推广面,提升展览趣味性和互动性,吸引更多人参与,使传统文化焕发活力。
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实验艺术教研室主任郑冬梅讲到,在《生命瞬间·花落花开》主题创作分享中,创作者以花卉为灵感源泉,打破材料边界,将陶瓷与木材、玻璃等媒材巧妙融合,探索综合材料雕塑的创新路径。创作过程中,花釉工艺的独特表现力被充分挖掘,其变幻莫测的釉色肌理成为诠释生命循环、情感流动与材料实验的绝佳载体,展现了当代表达对自然诗意的不懈追寻与艺术创新。
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刘君湘讲到,以《中国陶瓷史里的花釉》为题,从历史文献与工艺脉络入手,系统梳理花釉的工艺价值与文化谱系,并对当下花釉陶瓷的再定义提出新见解,强调其在当代语境下的创新潜能与文化重塑功能。
此外,王婧宇、聂张成、邵颖、晋文、孙乐欢、李宏伟、林军等多位与会专家学者也积极参与自由发言,就花釉陶瓷的教育体系建构、青年人才培育、文化传播路径等议题建言献策,体现出艺术实践与学术研究在当代表达中的高度融合。本次研讨会展现了以“学术推动艺术,艺术反哺教育”为核心的良性互动机制,也为中国花釉陶瓷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识支持与路径启示。
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中国花釉陶瓷艺术作品巡展(景德镇站)景德镇美术馆二楼B展厅
吕品昌《阿福NO.30母子》
朱乐耕《新梅》

郑冬梅《那年樱花》金文伟《疯狂的鱼》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文化艺术专委会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