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的森林——韩美林艺术展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2025年4月21日,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成都市美术馆与韩美林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美的森林——韩美林艺术展”在成都市美术馆A区盛大启幕,展览将持续至7月。开幕仪式上,韩美林艺术基金会现场向成都市美术馆捐赠了韩美林专为成都观众创作的《熊猫花花》。
《熊猫花花》
纸本水墨设色 38×57cm 2025
二〇二五年四月十八日,九十老头美林于北京城。
▲成都市美术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李志权(左一)为韩美林艺术基金会颁发《熊猫花花》收藏证书,韩美林艺术基金会秘书长徐了然(左二)代表基金会接受证书
开幕仪式后,“韩美林艺术展”巡展交接仪式隆重举行。成都市美术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李志权将展览旗帜交给韩美林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周建萍,周建萍理事长将旗帜传递给展览下一站举办地接旗人,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馆长(院长)、济南韩美林艺术馆馆长徐琳,在场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韩美林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周建萍(左二),成都市美术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李志权(左一),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馆长(院长)、济南韩美林艺术馆馆长徐琳(左三)完成“韩美林生肖艺术展”巡展旗帜交接
本次展览以韩美林涵盖雕塑、绘画、书法、设计等领域的350余件艺术珍品,用“上古绵延”“乡野灿烂”“万物可爱”三大板块为框架,以“森林”为隐喻构建起传统与现代的一片对话场域,通过绚烂多维的沉浸式展陈设计,首次在成都系统性呈现其艺术探索的脉络,生动诠释中华美学基因的当代重生。
展厅现场
NO.1/
千年文脉的当代表达:
从岩画甲骨到奥运福娃,唤醒国民记忆
▲“美的森林——韩美林艺术展”展览现场
步入成都市美术馆,“上古绵延“主题展区以青铜器纹饰、岩画符号为起点,带领观众穿越五千年文明长河。冯骥才曾在给韩美林的评述中写到:“哲学家在现实中寻求真理,艺术家在虚幻里创造神奇”。韩美林将商周青铜器的狞厉之美转化为城市雕塑的雄浑力量,岩画中稚拙的线条演变为水墨动物的灵动神韵,将那些“虚幻”重新带入“现实”。现场展出的《鼎爵系列》《战争与和平》青铜组雕,以几何切割与抽象变形重构商周礼器符号;而《石器与小鸟》《太空鱼刻盘》等作品,则通过花岗岩与陶瓷的材质碰撞,展现远古文明与现今时代的跨时空对话。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首次在蓉展出的奥运福娃背后的故事。2004年,韩美林以“五行哲学”突破传统吉祥物设计范式,带领团队历时8个月打磨出融合金木水火土意象的五福娃形象。展厅中,通过《福娃手稿》《福娃玩偶》等展品再现福娃的诞生历程,唤醒2008年全民奥运的集体记忆。
本次展览还将展出1983年《癸亥年》猪年邮票、《国航标志》等国民级设计,个体记忆与时代符号交织,将引发观众对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层思考。
▲“美的森林——韩美林艺术展”展览现场
NO.2/
民间美学的野蛮生长:
森林秘境里的生命狂欢与情感共振
▲“美的森林——韩美林艺术展”展览现场
穿过象征文明演进的时空甬道,A2展厅“乡野灿烂”展区以炽烈的色彩与质朴的肌理,展现韩美林对民间艺术的痴迷与重构。展厅中央,以陕北剪纸等民间艺术为灵感来源的数十只《布老虎》在展厅中铺陈开来,令人眼熟的“猴赛雷”康康原型小猴子也在红绿撞色中迸发着原始生命力。《蓝印花布》《天书小棉袄》《结绳陶罐》《钧瓷瓶》等作品并置,陕北剪纸的率真、陶瓷釉彩的浓烈、蓝印花布的质朴,都在这个空间融为一体,打破雅俗界限,回归艺术最本真的温度。
▲“美的森林——韩美林艺术展”展览现场
在A3展厅“万物可爱”展区,错落的光影营造出森林般的沉浸氛围。观众可近距离观赏《母与子》青铜雕塑群中温情的亲子互动,亦可驻足数十件动物水墨画前感受憨态可掬的生命意趣。特别打造的“熊猫彩蛋”专区,包含熊猫水墨画、雕塑、原版邮票等,还有百余只环保纸熊猫错落“攀爬”在竹林间,等待观众打卡。
▲“美的森林——韩美林艺术展”展览现场
展览名称
美的森林——韩美林艺术展
展览时间
2025年4月22日-2025年7月
指导单位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美术馆
韩美林艺术基金会
协办单位
韩美林艺术馆
(北京、杭州、银川、宜兴、济南)
学术支持
清华大学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韩美林艺术研究中心
展览地点
成都市美术馆A区A1-A3展厅